第28章 如今好大的名气_诈宋
阿凡提小说网 > 诈宋 > 第28章 如今好大的名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如今好大的名气

  不得不说本时空这位将吴中县衙迁到旺山以南的这位知县老爷精明透顶,吴中新县城西与西北还有北部有旺山、新方山、石湖等天然屏障环绕,东有京杭运河这条连接南北水路,一来避免了府县同城的尴尬,二若金人来攻,马上便能得知消息全身而退。

  京杭运河穿吴中县东而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南来北方的繁华,意味着官老爷们送来送往。

  距离上次医闹事件尚未过三五日,这日天气炎热,而安维轩不得不一大早出城数里,于石湖与京杭运河的交汇口站立发呆过。

  上月十八,平江知府郑滋郑老大人得了朝廷诏令调任建康府知府,在建康任上任了一年有余的晃谦之晃知府召回行在另有任用。今值六月底,办完了一切交接的晃谦之晃大人携一家老幼沿江转运河而下回行正朝圣述职。

  四品知府回京无论是述职任官还是外放,那都是令这位吴中县老爷仰望的存在,经过吴中本县的这位县太爷自然少不得巴结。本城的大小官员,上至县中县令、主簿、县尉三巨头,中到典史、县学教官等末入流的杂职,还有士子与本城父老乡绅等,五、六十人。

  当然少不得安维轩这个近来在本县声名鹊起的小人物,亦立在代表本城士子的一众读书人中,当然那入了太学回家省亲的肖英宣,与唐练二人亦做为本城读书人代表,免不了也要被唤出来充点门面。

  据报,前天那位晃知府在苏州府宴局外人,昨日宿于苏州驿舍,今日午时左右便可到达吴中。

  一众读书人立在一起,安维轩做为新人自是面生的很,有了肖英宣与唐练这二人引见,与本城的一众代表读书人的佼佼者立时混个脸熟,事实上本县代表本县读书人的几位安维轩都是见过的,那次在畅春园玩曲水流觞、还有后来在平江府丽景楼的几位便是了。

  那边县学的几个教官一是鉴于安维轩的才名,二来还看在肖英宣这们准官老爷的面子,对于安维轩倒也和善,但也不免要拿捏出几分做为长辈的架子,劝勉安维轩好生上进不能荒废了学业。

  寒暄过后,那唐缗练秀才向安维轩问道:“明岁本朝抡才,本县今秋便要挑选士子入贡参加府试,贤弟可有意参加?”

  这时肖英宣言道:“近来为兄收到太学同窗来信,言称明岁经义、诗赋从一笠再分两科,消息确定的很,很快便能发放下来,二位贤弟要注意了。”

  听肖英宣言,一众人不禁羡慕,在太学读书这层次就是不一样,消息就是灵通的很。

  “前岁抡才,经义、诗赋合并为一科,这才两年不到便又有变化了。”唐练惊道,又是摇头苦笑:“唐某倒是想的多了,唐某能考过府试进入乡试后才能有那个奢望……”

  “一科又分为两科,这对安贤弟来说岂不是利好之说?”这时有个士子说道。

  靖康之变后,二帝北狩,康王继承大统为今绍兴天子,于建炎二年五月诏:“后举科场,讲无祜诗赋,经术兼收之制。”

  也就是说本朝选进士分为诗赋进士与经义进士两科,诗赋进士第一场考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论一首第三场则为策论而经义进士第一场为经义三道,论语、孟子各一道,第二、三场与诗赋进士同。

  听到这个消息安维轩不禁欣喜,对于自己这个穿越人来说,诗赋可比经义要简多了。

  朝廷改了考试规矩,一众人免不得一番议论,忽有眼力好的壮丁叫道:“来了!”

  众人止住了议论,一众人引颈远眺,果然见得自石湖上远处有艘官船,待到近了些,清楚明白的看见那船头之上打着四品知府的牌号。

  有人迎接,官船停于岸边,岸上众人礼拜。

  一袭紫色官袍腰束金饰革带的前建康知府晃谦之从船舱走了出来,很是醒目的立于甲板上,他摇摇虚扶道:“吾回京待选,惊扰诸位不宁,诸位毋需多礼了。”

  那胡县令应答道:“老大人归京路过本地,本县官员自应尽地主之谊听取老大人教诲,下官敢请老大人至县公馆休憩,略备薄酒以解老大人风尘之苦。”

  立在一众士子中的安维轩心下不禁哂笑,历史上的乱宋不是随便说说的,当然这也是这个时代所赋与这个时代官员的特权,县太爷将巴结送礼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做到相当于世后厅级的官员受的这么理所当然,大概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短短片刻就对答完毕,这位四品大员回到船舱,官船继续向县城方向行进,预计到县城东门外码头下船乘轿。

  岸上一干人在经过这个简短的场面做为背景墙后按原路折回,无一人敢有怨言。安维轩心中清楚的很,这场迎接真正得了好处的怕是只有两个人,一是这位县太爷,二就是归家省亲的肖学子,前者不必多说,而后者是半个官身,也是潜力可比这位县太爷大的多。

  到了县城东门,一众人寻了个茶摊解渴,那边有衙吏走来将几个贴子发与教安维轩、肖英宣等几个士子,引得同来的士子们一阵羡慕,皆道几人晚上有口福了。

  原来,这是今晚给这位晃大人洗尘宴会的帖子,持此贴方能入得县衙公馆,那肖英宣是半个官身可谓理所当然,而点安维轩的目的早便己经李押司知会过了,无非是作几首应景的词曲儿,县大老爷面上有光,自己扬了才名互为得利而己。新书包网江浙富庶,境内富户豪绅皆喜建造园林以显富豪,吴中新县衙便是在一处极好的园林旁修建,后又将这园林扩下做为县公馆充做本县迎来送往的门面,这园林内引水成湖,各处建造都是极为讲究,这位前建康知府老爷便下榻其中。

  黄昏时分,安维轩与肖英宣相约持帖进了县公馆,只见园中有榭,名为秀嫣榭建于湖水之上,十分的宽阔,见一众杂婢女伇在这来来往往忙碌,想来这宴席便设在这里。

  走得近前,安维轩不由的打了个冷颤,只觉得凉气逼人,仿佛如置深秋,再放眼望去,只见得这秀嫣榭四周置了十几个浅口大瓷盆,盆中置有冰块,那阵阵凉意便是从此散发而出的。

  见安维轩惊异,肖英宣言道:“据家中长辈说,自本朝道君皇帝以来这数十年,每年冬季不知怎的比以往冷了许多,有富户便制作冰室存冬冰以避夏暑!”

  听言,安维轩联想后世曾有学者言两宋之交是为小冰河期云云,虽不一定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但对中原百姓影响还是极大的。

  这水榭端是装点的秀丽奢华,这时有女儿家的声音传来,安维轩顺声音望去,只见那边的亭子里有二十个女乐伎正在说笑,每人手中都持着琵琶、琴瑟、胡琴、笛萧等诸般乐器。

  公款消费,外加女伎陪侍,这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只把安维轩看的目瞪口呆,且不说这宴饮,光说请这些女伎,花费的银钱便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对此,安维轩只能惊叹,这就是时代局限性给统治阶级带来的特权呐……

  临近开席,在县中有名气的人物一个个来到,三个两个的聚在那里谈论着以,只是安维轩尚未经历过什么真正的名利场,对这些人倒是陌生的很,却见那丁五也到了公馆水榭。

  见此人,安维轩不禁气愤,似这等人也能成了坐上宾,这胡县令是个什么货色,便不需言名了。

  “安小官人……”

  就在安维轩走神之际,忽有个温柔柔的声音传了过来,安维轩定睛望去,却是认识的人儿,被自己送了曲的茉莉姑娘。

  看到茉莉姑娘走了过来,肖英宣调笑道:“茉莉小娘子对我们安小官人念念不忘乎!”

  风尘中厮混的,这茉莉姑娘什么风月场没见过,只是柔柔娇娇的说道:“安小官人赠曲之情,奴家还未得报,又怎么能忘记?”

  “红鸾姑娘也在!”虽与这茉莉姑娘搭着话,肖英宣却不住的拿眼向那一众女伎中瞟,似寻找荤腥的猫儿一般,忽的眼前一亮,与安维轩说了句便向那边走去。

  “是肖公子……”听肖英宣说话,一个众女伎立时唤道,对其热情的紧。

  安维轩虽然名声极响,但只在本地风月场出现那么一次,在平江府扬名的那次还并不算是风月场,虽有名气奈何这张脸对于这些女伎来说实在是陌生的很,没人识得。

  茉莉姑娘没话找话的说道:“传言说肖公子要为红鸾妹妹赎身,眼下瞧这肖公子的架式,怕是真的了!”

  “肖兄不愧是风流人物……”安维轩尬聊道。

  “这位俊俏的小官人是谁啊,茉莉姐姐也不与姐妹们介绍知道……”就在安维轩应付之际,一阵香风伴随着一道娇媚的声音一同来到身边。

  听得那女伎发问,茉莉姑娘笑道:“这位便是我县了近声名极大的人儿,赠了姐姐曲被人唤做曲家小宗师的那位安小官人。”

  那边一众女伎虽围着肖英宣,耳朵却在听着这边,忽听得这小官人便是安维轩,一齐奔了过来,将安维轩围了个结实,个个口中唤安小官人……

  一时间安维轩没身于万紫千红之中,引得所有人侧目又羡慕。

  “这位便是安小官人……”

  就在这时,年人分开一众女伎,向着安维轩微微一笑道:“闻安小官人词曲双绝,在下家中蓄养艺伎若干,择日想请小官人光临,品评指导一二,不知小官人得闲否?”

  眼看着围在身边的女伎俱奔向安维轩,又见有人主动请安维轩做客,肖英宣又是苦笑又是惊讶道:“我那安贤弟如今好大的名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fti.cc。阿凡提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ft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