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不明觉厉探花策_诈宋
阿凡提小说网 > 诈宋 > 第90章 不明觉厉探花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0章 不明觉厉探花策

  于和宁门外初次公布殿试名次后,还有一系列的后续仪式,譬如唱名赐第金殿传胪,国家取士不只是个人的大喜事还是国家的大喜事,意为天下贤才皆为朝廷招揽,以显朝廷优待天下士人。

  试卷考校完成和考生确立名次之后,即开始唱名赐第,有宋一朝唱名又称“传胪”或是“绕殿雷”,始于太宗皇帝雍熙年间,唱名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天子皇恩,给予考生无上的荣耀。

  有宋一代唱名赐第的时间与后世明清将时间定为惯制不同,有宋一朝自立朝起内外纷乱几近贯穿始终,又是继承发展隋唐开始的科举,终北宋一朝一百六十七载科举,就是一个摸索实践完善科举的过程南宋又是一个乱世,连三年一次的科举时间都不固定,更不要说每岁取士后金殿传胪。

  初次公布殿试名次后,朝廷礼部还要再择选了个吉日,召集中试士子金殿传胪。

  二月二十九日一早,于黑漆漆的幕色中,三百余名新科进士己早早起了床,于黑灯瞎火当中齐于聚于朝天门前。安维轩与唐练等人同行,至朝天门前只见一众新科进士们有说有笑,己全然不复初来朝天门时的拘谨模样。

  随着朝天门的开启,一众新科进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尚御道向和宁门行去。

  朝廷规矩极多,唱名前一众准新科进士依旧要向书铺请号,流程与殿试前请号类似,书铺官员将此前收回的号纸重新发放给举子。

  与其它举子一般,安维轩拿到了自己之前的号纸,只见与之前殿试时不同的是,号纸上被加盖了红书,上写有“入集英殿试讫”的字样。

  依旧与前次一般,一众新科进士立于大内门外等候,只不过这一次新科进士们不再立于东华门外而是立于北宫禁门和宁门外,显然由于身份的转变二者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

  依定制,逢传胪日皆为大朝日,于一众新科进士的等待中,只见文武百官列队进了和宁门上朝,待百官入了和宁门,有礼部赞官引领新科进士们进入和宁门,随之每有一人进入宫门则宫内侍卫上取号纸,随之进了大内的新科进士们在礼赞官的引领下来到集英殿外列队等候。

  待到朝会结束,礼赞官将新科进士们引入集英殿外,谒见皇帝。

  由集英殿外谒见天子,只能远远的影影绰绰见个人影,依旧是一拜三叩。

  拜讫,接下来便是唱名赐第,唱名之前依惯制是先由宰臣过殿试前三的卷子,并由读书官读于御案前。

  依照三鼎甲的名次,读书官自然要先读新科状元王佐的廷试策题。

  “……王羲之言隆中兴之业政以道胜寛和为本。盖议当时不务息民保国而欲以兵取胜也。杜牧有言:上防莫如自治盖议当时不计地势不审攻守而徒务为浪战也。况陛下今日任用真儒。修明治具。足以铺张对天之宏休。扬厉无前之伟绩。而光武之治不足深羡!”

  前面一堆词头直接自动被安维轩忽略了去,后面一段却真真切切的听在耳中,听了王佐的答策,安维轩不禁暗自摇头,这绍兴十八年的策试答题就是一道比谁会拍马屁的试题,谁马屁拍的最好,谁拍的最合天子的胃口,谁就是状元郎。

  念罢状元王佐的答策,那读书官清了清嗓子,又读榜眼董德元的答策,中间杂七杂八的安维轩也是直接忽略,只是记住了其中拍马屁的几句,只听董德元御试答曰:“东晋与中唐的中兴,都失于用兵故耳,而光武中兴固无如是之失也。”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董德元很会领会领导的心思,直接在策试上答东晋与中唐皆因用兵无法中兴,而东汉只能算是巧合,则烘托绍兴和议是天子英明之举,将赵构休兵求和以致中兴直接媲美光武中兴。

  心中暗暗相比较这两篇拍马大作,安维轩心中有了计较,这董德元之所以屈居榜眼,是因拍马屁的水平较状元稍逊一筹。

  念罢状元与榜眼的廷试答策,接下来便是读安维轩的廷试答策:“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求霪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

  听这一段,一众新科进士不由的将目光投向了立于三鼎第三名位置的安维轩,眼中尽是诧异之色。

  安维轩这开头的一段,非是自家的答策而是直接照抄了庄子天运篇的第一段,尔后又开始以庄子天问篇的问答方式自问自答:爱你电子书“问:三皇五帝时以石为器,夏商周以青铜为器,秦汉至今以铁为器,何也?答曰:皆技艺进步也。又问:三皇五帝时共狩而均食,夏商周施井田蓄奴为伇,自秦汉废井田施阡陌废奴制人者得耕,何也……”

  自第二段起,安维轩开始以自己的话来自问自答,一众新科进士们开始听得云山雾绕起来,直到最后几句方又听得明白过来:“夫天下之理,理安斯得人者,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金人仍以夏商之陋习视天下人为奴隶,伇之天下人,必遭败亡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整篇文章听得让人有些云山雾缭,许多措词教人不能理解,但又令人觉得厉害非常。正所谓后世有个词叫做“不名觉厉”。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但觉得很厉害。

  显然,这四个字在任何时代都是不过时的,探花郎的答策读完,一众举子纷纷陷入沉思之中,何谓原始社会?何谓奴隶社会?何谓封建社会?何谓阶级矛盾……

  虽然听得的似是而非,但这是圣人之言的四书五经中所没有的。

  因为不明觉厉,一众举子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状元与榜眼,这二者的两篇文章只能称做拍马溜须之作,而探花的这篇文章才是有真才实学……

  黑幕!

  突然间,一众准进士们的脑子里蹦出个词来,似王佐与董德元以这等拍马奉承的文章得了一二名,其间定有什么告不得人的猫腻。

  再往上,一众人又想起了绍兴十二年“一韩收三秦”的戏谑之词,纷纷向秦桧投以不屑的目光。

  ……

  状元、榜眼、探花三篇策答读罢。身为执宰的秦桧立于御案前看考生名单,呼道:“王佐!”

  随即殿中负责传话的内仆“卜门”跟着传声道“王佐”,声音传至殿外阶下禁卫,又有六七个负责传话的“卜门”呼王佐之名。

  待唱名三四声之后,被叫到名号的王佐出列,由两个宫中侍卫一左一右立于其身边,先询问其的籍贯,然后将其送到廷下,对着天子玉墀只需躬身不必参拜,随之廷上问王佐的乡贯父名,王佐身边的卫士对之以告,在核对姓名籍贯无误之后,考按照划分的甲第入列站立。

  安维轩亦如王佐一般,被两个宫中卫士夹翼送到丹墀之前,在确认身份无误之后,与王佐二人一同立于列中。

  宋制一甲十人,待一甲进士人名唱齐入列,则有礼部官员去廊角取了敕黄发与十人。所谓敕黄,就是上面写考生的姓名、等第名次等信息的两副粘连起来的麻纸。

  待甲内考生唱名聚刘后,依惯制开始谢恩,躬身再拜而退,然后站于立所属的四第列队,队列三班,做为第一名的状元单独一班谢恩,第二名的榜眼与第三名的探花为一班,第四名至第十名为一班,第二甲、全甲为一班。

  第一班状元王佐一人一班倒也罢了,第二班董德元与安维轩立于一班倒有许多意思,榜眼董德元五十有三,而安维轩却年方十八,一个是白发白须的白头翁一个是尚未冠字未蓄须的后生,这二人的对比倒是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一个五十三,一个十八,以年纪前者足以做后者的爷爷了,可想科举又岂是那般容易的,倒令朝中一众官员唏嘘叹息个不停。

  待谢恩之后,考生皆手执唱名时所发敕黄而立。

  唱名时之所以仍需核对乡籍,是为防止同名引起的颠倒。本朝真宗年间己未榜唱名时,睦州、衢州各有一个名叫王言的进士,在第一次唱名时,衢州王言出应,甲次在前,赐进士及第,后又唱王言时,睦州王言出应,因甲次靠后只授予了同进士出身,在真宗皇帝问籍贯时,才得知进士及第的应是睦州王言,甲次因二人同名而出现了颠倒。自此,殿前唱名必传呼某州某人,以防止再次出现差错。

  依惯制,唱名过后即赐甲第。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以下第一甲兴人赐进士,第二甲刚进士出身,第三至第五甲并赐同进士出身。

  赐第过后,依惯制前三名需向天子进诗一首以谢恩,天子则赐御筵款待三魁,并赐状元诗一首,以示器重,其他进士则赐食三品,这就是金殿传胪。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fti.cc。阿凡提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ft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