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见识又岂能一样_诈宋
阿凡提小说网 > 诈宋 > 第85章 见识又岂能一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5章 见识又岂能一样

  “胡言,一派胡言!”安维轩话音落下,那工部尚书詹大方盯着安维轩,言道:“金人倒施逆行,只能说是野蛮未曾开化,岂能让你这黄口小儿做为自己所谓的社会划分之论证?而你这所谓的社会划分,本就是虚无飘渺之词!”

  看是位紫袍的朝中大员出来驳斥自己,安维轩却是一笑,反问道:“想必这位老大人只是将礼记当做登仕的敲门砖,而未曾认真阅读,不知圣人之真义罢?”

  “你……”詹大方闻言怒不可遏,被一布衣举子当众说不认真读礼记,这与当面打脸有何两样,气的几近说不出话来。

  做为省试主考官的边知白却是摇了摇头,这位詹尚书莫非是年老糊涂了不成,竟然亲自下场训斥一小辈,并与小辈辩驳,实则是失了身份与先机,如今被小辈反斥,面子可就丢的不是一般大了,甚至足以影响其日后在天子心中的印像。

  不过边知白对自家这个小老乡越发的感起兴致来,这个小老乡看似年纪不大,却可以称得上是博学多闻,县善辩驳,非同龄人所能相及。

  绍兴天子赵构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一幕,称孤称寡多年,帝王心术熟料于心,知晓做为君王者只有该做决断的才会说话,臣子吵嚷互相攻讦时只需看戏便可。

  看詹大方在那里被自己气得吹胡子瞪眼,安维轩不紧不慢的说道:“礼记有书:诸侯下士授地视上农夫,上农夫食九人,禄足以代其耕。其中所言的禄就是指奴隶一类的人,依靠奴隶的劳动,实现下士的脱产,使下士能专心打仗和管理民政而无论前朝盛唐还是本朝,依户部统计七家农户方才养得一个脱产士卒,然春秋战国时两家养一个披甲军士,以此推断先秦之前的春秋战国时,必然是实行奴隶制,才能养得多如此多的士卒。”

  听言,那詹大方不屑道:“依旧是谬论,战时岂能与寻常相比!”

  对此,安维轩亦是冷笑,反驳道:“春秋而出五霸,战国只剩七雄,前后诸侯混战敢三、四百载,敢问老大人,有哪家诸侯能依靠百姓之力,撑得起如此消耗?”

  詹大方再次被安维轩驳的哑口无言。

  “关于先秦是奴隶制,学生还有论断!”顿了顿,安维轩接着不徐不急的说道:“秦相商鞅所著商君书境内曾提到大夫与庶子的绑定关系,士卒以军功获爵,最低者为二十等爵,赏一田一宅一奴隶名额,其余以等级往上递增。可见学生所言并无有误谬!”

  论战起来,安维轩引经据典,詹大方可谓左支右挡,使得殿中非秦桧一党的官员暗中为安维轩喝彩。

  社会的划分本就是个涉及哲学的抽像问题,古人并无这方面的见识与知识积累,詹大方纵是有些学问,也被安维轩辩了个措手不及,且又辩无可辩,不得不气哼哼的退了回去。

  这就是八百年时间知识积累的差距,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人类如开挂一般的知识暴发的年代,绝非古人的那点见识可以比拟的。

  那詹大方刚刚退了回去,又有人开口问道:“贤生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姑且算贤生有理,但依贤生所言国朝是为何等社会?”

  安维轩瞬间洞察此人的用意,此人是想给自己挖个坑,若自己回答的不符合赵构的心意,必会受到罚治。

  对此,安维轩也不是没有准备,回道:“先秦战国之后至当今国朝的社会制度,学生谓之为封建制!”

  “何谓封建制?”那官员又问道。

  听言,安维轩笑了起来。

  “你为何发笑?”见安维轩发笑,那官员面有不解之色。

  安维轩回道:“这位老大人若不知封建为何物,大可以拜读前朝柳河东的封建论,想来会对学生的所言有所认知。”

  听言,那位欲给安维轩挖坑的官员讪讪退了回去。49电子书前朝李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有手掌兵权心怀不轨的节度使借机推出汉时的分封制,以便使自家合法合利,藩镇幕僚借机各种鼓吹封制。为此,身为诗赋大家的柳宗元写出名篇封建论予以驳斥。

  准确的来说,封建论是一篇政治论文,文章对“分封制”进行了全面的历史的分析,雄辩地论证了郡县制的巨大优越性。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人也无力改变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痛斥了各种鼓吹分封制的谬论。从理论上有力地抨击了维护分封制的谬论,打击了藩镇们的气焰。

  封建论维护了皇权的合法性,做为一名本不该自己继位,又一直需要寻找自己继承大统合法性、且需巩固皇权的赵构,自然是封建论的拥泵,安维轩这“封建”二字起得甚是合赵构的心意。

  见那官员退去,安维轩继续说道:“学生以为,以学生的论断,金人虽强,不过是强弩之末,试问金人灭辽寇我北方至今,其可有发行货币?可曾有恢复生产?所赖不过是横征暴敛,与之前抢掠所得维护其官府运作,皆因其社会制度落后于我大宋,不知休养生息,乃至至今北地屡有民变发生。

  近又有漠北蒙古崛起,以致使金帅完颜兀术数次驱兵进入漠北,虽对外言称战胜却修起界壕,防止蒙古人入寇,蒙古部族俨然己成金人北患也,长此以往我大宋毋需北伐,便可坐视金人败亡。”

  说完,安维轩开始对自己的论断发出总结:“学生观纵炎黄二帝始至本朝当下之历史趋势,才得出三段社会之论,套用前朝柳河东封建论结尾之言社会发展,“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又有官员出面驳斥道:“那本官问你,你所言先秦春秋前诸国皆蓄养奴隶,既然以奴隶产出之丰厚能养众兵,为何先秦春秋诸国与后世秦汉魏晋隋唐诸国不继续豢养奴隶,以维持武备开销?这不与你之言论有悖么?”

  安维轩继续说道:“夏商与周代初期,以青铜为器,然至周后春秋,铁器的出现与耕牛的驯化,使生产力得以提高而武周伐商的牧野之战,商奴于阵前反戈恰可以视做是奴隶的反抗,商纣之死也可视做为奴隶主阶层的衰落尔后周代各诸侯国争伐不断使各国进行改革以求富强,同时出诸子,百家争鸣。奴隶制度何不消亡?”

  说到这里,安维轩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不若可以将我朝看做周武,而视金人为商纣,若金人继续以奴视国之百姓,牧野之事可再现尔。而我华夏得以中兴,亦可用柳河东那句,非圣人之意,势也!”

  听言,赵构并未说话,眯起眼睛,思虑安维轩所说,赵构又如何不知晓,当年岳飞北伐中原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恰如牧野。

  赵构非圣主亦非明君,但能续宋一百五十载国祚,自非等闲,见识眼界非寻常朝臣可比。但安维轩的一番话实是赵构前所未闻过,细循安维轩所言竟与历史暗暗吻合。

  “我宋金交好,汝何以有此言?”这时,忽有人问道。

  “宋金交好?”听言,安维轩再次笑了起来:“金人之所以与我朝和议,是无法奈何我朝的不得己之举,老大人不见晋攻于东吴、隋攻陈,本朝攻南唐之先例耳?”

  就在这时,有黄门官进入殿中,来到绍兴天子赵构身边耳语了几句,只见赵构看了眼安维轩,又点了点头。

  那黄门官显然得了天子应允,于赵构身边微退几步,才开口问道:“哪个是举子是安维轩?”

  安维轩不解是为何意,忙应道:“学生便是!”

  那黄门官走到跟前,与安维轩说道:“咱家奉太后娘娘懿旨,传安维轩于慈宁宫觐见!”

  这时,赵构向安维轩挥了挥手:“此地己不需用你了,你且去见母后罢!”

  一声太后唤安维轩去慈宁宫见驾,令朝中一众巨子惧是心中一惊。

  安维轩也有些云山雾缭,这太后娘娘要见自己做甚?

  “安举子,还愣着做甚,随咱家走罢!”那黄门官走到安维轩近前,说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fti.cc。阿凡提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ft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