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四大项十数小条2_诈宋
阿凡提小说网 > 诈宋 > 第332章 四大项十数小条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2章 四大项十数小条2

  今日的事,早在殿中一众群臣的意料之中。

  早在大宋时报发行的第一期,但凡不是初入仕途之人,便看到了其中的纰漏。而且是每一期之上,都有可以教对手寻出的纰漏。

  这有些太不寻常了。

  安维轩是谁?绍兴十八的探花。

  绍兴十八年春闱殿试的试题是什么?是论本朝中兴。而且在试题中,官家还有意暗示本朝中兴可媲美汉之中兴,但真是如此么?当然不是。所有举子的应题中莫不是阿谀之言,惟有这位安探花的答卷另辟蹊径,引得官家赞赏,又未陷入拍马阿谀的毂中,可谓别具一格。

  自入仕起,这位安探花可曾吃过亏?可曾教人揪住小辫子抓过把柄?而且多次受人围攻,哪次不是安然而退,并还占了便宜。

  出使金国被扣押一年,全须全尾的回来不说,更出人意料的娶了两个公主,与金人新皇帝的私人关系也非常的好。

  似这样的一个人,能在报上露出教政敌抓住的纰漏把柄?绝不会有人相信的。

  大宋时报,在家养病的秦桧自然也是看过的。他秦桧不曾与安维轩发生过正面冲突,但手下一干党羽素来与之不睦,大大小小的冲突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大亏小亏也吃了不少。

  甚至秦桧与安维轩彼此都心知肚明,当然说是心有灵犀也未尝不可,二人在冥冥中就站在对立面的,只是谁也奈何不了谁罢了。

  在秦桧眼中看来,大宋时报上登录的文章,是安维轩有意露出的纰漏,在这纰漏的背后更有意隐藏着安维轩的小算计,只要自己较了真,就落入了对方的毂中,他秦桧才不会让这个当,免得被安维轩当做傻了。

  这一期大宋时报也便罢了,但期期之上都有特意露出的纰漏,这便是秦桧不能容忍的,更被秦桧视做安维轩对自己的挑衅。

  养病期间,心情是否愉悦,对身体的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秦桧坐得住,但身为养子的秦熺是坐不住的,秦熺心中明白的很,秦家的富贵都是缘自己这个实为姑父名为父亲的这个人,若自家这个养父被气个一命呜呼,秦家必不可免的家道中落。

  所以,必须要触触他安维轩的楣头。

  当然,朝中不乏明眼人,将事情看得很是明白。

  此时立在殿中百官前面的秦熺,更是回头看了眼安维轩,唇角露出一抹冷笑。

  好算计,这主意不是谁出的,这一手棋下的也很高。若弹劾成功,只用了两个小小的御史便拼掉安维轩,血赚倘若失败了,连弃卒保车都算不上,本来御史就有闻风奏报的权力,大不了被官家训斥两句了事,一点损失也没有,反过来还好好的恶心了安维轩一把。

  ……

  今日,终于到了这位又是驸马又是侍郎的安大人,表演的时刻了,殿中一众人心中期待的很。

  在一众朝臣的目光,安维轩应了声遵旨,出列笑道:“办报尚不满十期,安某便参有了四大项,十数小条的罪名,安某若将这报纸办个三年两载,这罪名没有一千怕也是有八千了。”

  那唤做张扶的御史盯着安维轩,只说道:“侍郎大人还是先自辩罢!”

  看着张扶,安维轩只问道:“安某若未曾记错的话,你张御史方才向陛下奏言安某,借办报之机,于报纸之上妄议朝政、公器私用、诋毁官员抹黑朝廷形像、诲霪诲倡四大项,十数小条是也不是?”

  吕愿中生怕落在张扶的后面,指着手中报纸说道:“条条项项,皆在这报纸之上,侍郎大人可自行查看!”

  “那安某就与二位大人辩一辩,这建议朝廷广为植棉之事。”安维轩看着张扶,面上带着不屑,说道:“张大人说这棉花一不能充饥二不能制衣御寒,是为赏玩之物,可见张大人与吕大人皆为不学无术之辈……”

  “侍郎大人,注意言辞!”

  “安驸马,请自重!”

  安维轩话音未曾落下,张扶、吕愿中二人齐齐说道,态度很不友好。有缘书吧冷冷的看了二人一眼,安维轩说道:“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中云:有草名白叠,擷花可织为布。南史夷貊下中也载高昌国多草木,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的句子。”

  说到这里,安维轩向赵构拱手道:“陛下,而这白叠子据臣翻阅典籍反复考校,确定无疑便是棉花,棉花可纺成棉线,织成布衣,更能纳于布衣之内以御冬日之寒,如此利国利民之物如何不应推广种植?”

  转身,安维轩又看向张扶、吕愿中二人,取笑道:“二位御史大人莫不是受祖上荫庇,才得来的官职,竟然连南史与新唐书都不曾读过?”

  朝中,有人强忍的笑,还有人不厚道的笑出了声。

  张扶很是尴尬,但还是向上强词夺理的奏道:“陛下,我朝田地有限,所育养人品亦是有限,若种了那棉花,便会少了耕种稻谷的田地,棉夺田地,到时产粮不足,饥民国起会动摇国本的。”

  吕愿中也忙奏道:“陛下,民以食为天,粮为国之根基,不可不慎重。”

  “二位御史大人莫要在这里教人笑话了。”安维轩继续讥诮道:“高昌国,于西北干旱少雨之地,而棉花是耐旱之物,似我大宋江南、荆湖诸路,丘陵广袤,多是尚未开垦之地,如何能夺了粮田?”

  说到这里,安维轩又打量了二人一眼,“二位大人穿是锦衣,吃的是玉食,今日寒冷,可曾见得临安街头,那穿着麻衣,冻得瑟瑟发抖的百姓,若教这二位大人人穿得厚麻身,感受麻衣在这种天气的透气性,便不会在这里大放厥词了,所以臣奏请陛下推广种植棉花,以利万民!”

  明代,棉花未曾推广种植之前,老百姓都是以棉纺线织成麻布做成衣衫,麻布既粗糙透气性又好,穿在衣上不舒服不说,冬天冷风吹过的凉爽是后人难以想像的。

  安维轩推广棉花种植,一是感慨于棉花的不保暖二来,现下天气渐渐冷了,自家囤只了甘油与硫酸、硝酸等物,可以借着天寒的时机来试制硝化甘油与硝化棉等物。

  只是令安维轩很是意外的发现,在南怂这个时期,宋人极少种棉花的,棉花都是被有钱人当做赏玩的花卉种在花园里,价格更是不菲。

  对于棉花知之甚少,此时的赵构也没有主意,只向下问道:“众卿以为安侍郎所奏如何?”

  这是安维轩与秦太师之间的斗外姓,朝中一众臣子生怕殃及池鱼,没有一人敢表态的。

  便是秦党一众人,此时也不想露面,因为安维轩这个人太扎手了。

  至于秦熺,更是不想亲自下场与安维轩开撕。因为,秦熺也觉得自己未必是安维轩的对手,到时论辩输了那才叫丢人。

  见无人说话,又见赵构也没有主意,安维轩继续奏道:“陛下,臣想起了我朝真宗皇帝陛下,论功绩,真宗皇帝不能与太祖、太宗相提兴论,论功德怕是为我朝当之无愧的第一位帝王……”

  安维轩这么说,满朝上下没有一个人敢出声的,哪个敢随便议论本朝皇帝功过,便是当今官家也不敢随便议论。

  赵构看着安维轩,问道:“卿想说什么?”

  安维轩说道:“我天朝自尧舜禹汤时,便种植水稻,所为锦衣玉食中的玉食即为稻米,然因稻米产量极低,故而一直未曾得到推广,直到本朝真宗皇帝大中祥符年间,从占城取得的产量高、易成熟且耐旱、早熟、宜于高仰之田的占城稻种,并从福建推广到江淮两浙等地,使得稻米产量大增,养活百姓无数,故臣以为真宗皇帝当为我朝皇帝中有无上之功德的第一人!”

  停顿片刻,安维轩接着说道:“二十三年前,靖康之变,二圣北狩,中原陆沉,陛下于危难之中挽大厦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视中兴为伟业,有汉之光武风采。

  而今若陛下效仿真宗皇帝,于江右荆南推广植棉,令百姓穿得起棉衣。后世青史必谓真宗吃饱,绍兴穿暖。善莫大焉。”

  此时,那张扶、吕愿中二人也不敢出言阻止,毕竟安维轩抛出的这个诱饵太香甜了,谁是皇帝怕是都会动心第二,这植棉……怕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自己再阻止,怕是以后要遭万民唾弃的。

  只不过,令安维轩冷场的很,碍于秦桧一众党羽,没有人敢出面捧哏发声。

  赵构如何不知晓现下朝堂的局面,吩咐道:“户部寻些农人,明岁开辟些田地明岁试种棉花,若如安卿所奏,当大力推广。”

  第一回合,安大人完胜!

  百官在心中想道。

  接着第二回合开启,只听安维轩说道:“二位御史弹劾安某的第一项,安某与二位大人辩解过了,安某便与二位大人谈谈二位大人说起的这第二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fti.cc。阿凡提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ft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