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请客吃饭的猫腻_诈宋
阿凡提小说网 > 诈宋 > 第194章 请客吃饭的猫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4章 请客吃饭的猫腻

  “来,安副使,天寒地冻的,喝点酒暖暖身子!”

  活里改拿着木勺亲自与安维轩舀酒。说话时,有仆人摆上几碟小菜:腌韭菜花,咸黄瓜、渍糖蒜、咸芥菜丝……

  放在以前,安维轩绝对不会这般喝酒,但在金国就得入乡随俗,女真人在饭前只要上了开胃咸菜,就直接开始喝酒。要知道会宁府是极北苦寒之地,缺的不是肉食而是蔬菜,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渍菜要比肉食稀罕多了。

  看过花不脱的诗词,又考校过花不脱的经义,安维轩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似花不脱这个水平的读书人,在江南怕是连参加州试的资格都不可能有。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安维轩厚道了一回,其实也是最近闲来无事憋的慌,凭着记忆将那本书礼部韵略默写了下来,默写这本书学正韵,当然也是安维轩有的放矢。只不过这部礼部韵略全书共有九千余字,安维轩只捡其中的大概要点默了些,毕竟自己也记不得那么多。

  金人科举,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明经墨义,女真人与汉人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女真人要考大抵也就是考校诗赋科,考校阅卷又相对宽松。而这本书礼部韵略,是士人作诗用韵,特别是科举考试,就是以其作为依据的,是写诗作词必备的基础参考读物,对花不脱很有帮助。

  至于经义,懂得些肤浅的就行,诗赋科又不主考经义,惟有策论是两科都要考的,才是最值得用心不容怠慢的。鉴于手头没什么有关于写策论的资料,安维轩将以往读过的一些范文,还有自己写策论时的心得经验写了下来。

  金国开科举年头不长,考试内容也是朝令昔改,循序渐进的积累经验,怎么能跟宋朝有近二百年的丰富经验相比,花不脱手头除了四书五经外,真没有其他的什么书,得了安维轩写的资料,一时间喜不自胜。

  女真人考功名,这在女真贵族人耳中听来如同听笑话一般。完颜氏贵为皇族,又哪里需要寻科举的出路,吟诗作赋只是为了附庸风雅。

  剩下的贵族八大姓各个都有军功恩荫在身,没有军功恩荫的,也会走军功的路子,绝不会去考什么科举至于普通女真人连汉话说的都很是勉强,更不要说读汉书写汉字了,虽说金人也有自己的文字,但比汉字更显的小众,哪里走的了科举的路子。

  至于说这花不脱来参加科举,其实就是走投机取巧的捷径,毕竟女真人走科举这条路的人太少,国家又不能失了女真人的面子,所以放皇榜时就要有女真人的名字,而且名次还不能太低……

  酒喝过三巡,忽里改家的仆人将菜肴送了上来,先摆上一大木盘大块的水煮熟牛肉,上面浇着蒜泥汁随即又上了一大盘肥肉膘,中间点缀着几根青葱。说来也好笑的很,女真人用葱姜只是拿来点缀,却不知用其来增香去腥。

  随后又上了一瓦罐渍菜炖猪肉,一只刚烤好的羊腿,一大盆鸡鸭,又上了一碗豆酱。肉菜后是几盘小饽饽,一盘面煎果,一盘是密渍松子糕,还有一屉肉馅馒头……

  这酒菜虽不如南朝的精致繁多,却也足够丰盛。看着满桌酒菜,大概是因为自己是南朝名士、又与自己共事的缘故,纥石烈忽里改对自己的招待相当的丰盛。趣读就在酒酣耳热之际,安维轩只听得纥石烈忽里改与自己说道:“今岁会试临近,礼部拟派考官时,我向尚书大举荐了你,尚书大人也倾向于你,只等着陛下点头了!”

  听言,安维轩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心道这纥石烈莫不是想走作弊的路子,才借着指点他儿子的名义来请自己吃酒?

  菜很丰盛,酒吃的也极好,酒足饭饱之后热情的忽里改还打算要留宿安维轩住下,被安维轩婉言拒绝了,天知道现下几近喝醉了的忽里改将自己安排到哪间屋子,会不会再往自己住的坑上塞几个他收来的老中青来陪寝……

  毕竟有做考官那事吊在那里,这还真是说不准的事。

  所以安维轩迫不急待的溜了。

  在回家的路上,安维轩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出来,今日看了金国礼国有关科举的会典,其中写有三年一试和三级考试制度,即初乡荐、次府解,次省试,乃曰及第。

  重点就放在这个省试之上,后世都说金国是为五京,其实现下金熙宗完颜亶在位期间,金国的都城可不止是五京之数,安维轩细数了一下,共有上京会宁府,北京临潢府、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燕京析津府,汴京开封府,中京大定府一共有七京存在。

  从汴京开封府到上京会宁府足足四千多里,从燕京析津府到上京会宁府两千七百余里,西京大同府到上京会宁府三千多里,便是距离相对较近的临潢府和辽阳府到上京,少则一千有余多则二千多里。

  因为七京路途遥远,考生无法抵达上京会宁府,所以只有乡荐、次府解,次省试,省试则是在各地七京举行,省试过后每京取的士子便是及第的进士,不像宋朝在会员试过后还有天子出御题的殿试这一关。

  没有殿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各地的科考都是各自为政,其中有多少猫腻就不好说了。

  ……

  金朝设科举,袭辽、宋旧制,有词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之制。所谓的律科考试的内容是法律条令,经童之制是为童子科,但金人在五科之内最在意的是词赋科,词赋科成绩越好,所授的官职也就越高,身份也就越高。

  对于诗赋科的考官的人选,金国朝野皆有共识,论及金、宋两国,时下能与安维轩相比诗词者寥寥,特别是于年前,安维轩于偏殿筵席上被完颜亶现场考校,立时成诗五首,立时名震金国朝野,所以今岁于上京会宁府的省试,这词赋科主考官的位置,还真没有人敢厚着脸皮来抢。

  就在安维轩意识到这金国科举之中的猫腻时,邀请自己吃酒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安维轩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上京会宁府不是其他六京,其它六京有考官行营私舞弊,毕竟山高皇帝远,皇帝又怎么能知晓而这上京会宁府就在完颜亶的脚下,一个弄不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明白了其中利害,安维轩暗道这考官是万万做不得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fti.cc。阿凡提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ft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