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杨广之乐与黑化郭嘉(万字感谢,求月票)_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阿凡提小说网 > 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 第三百四十一章杨广之乐与黑化郭嘉(万字感谢,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一章杨广之乐与黑化郭嘉(万字感谢,求月票)

  赵偃忍不住多看了宋姬一眼。

  宋姬穿着一身紫色的宫装抹胸长裙,勾勒出深邃的沟壑与挺巧的弧度,腰部紧勒,臀部被紧紧包裹,突出了挺翘轮廓;长裙的侧边有一条隐晦的开叉,站着不动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可随着宋姬向赵偃躬身问安,顿时便露出了穿着紫色细绳高跟凉鞋上的白生生的脚丫、系了红绳的藕节般的小腿,以及性感雪腻的大腿。

  赵偃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住了,只觉得心头一阵火热。

  “公子?”

  还在保持行礼姿势的宋姬脸色一红,连忙想要起身,然而赵偃却眼疾手快,鬼使神差的一巴掌拍在了宋姬的大腿上。

  “啊~”

  宋姬一声惊呼,却被赵偃捂住了嘴,环抱在怀中。

  赵偃其实也被自己的行为吓了一跳,幸好赵孝成王病重需要安静,所有身边并没有其他侍从伺候,只有一个宋姬。

  “公子~你~你放开我!”

  宋姬快要急哭了,小心翼翼的挣扎。

  她是真的害怕被赵孝成王看到。

  然而,她自己其实也很清楚,当她点燃那枝熏香的时候会发生些什么。

  事实上,不仅仅是赵偃冲动了许多,就连她自己也发现自己身上火热。

  她没敢照镜子,但是她知道,她的脸一定红了。

  “娘娘,伱好香啊!”

  宋姬越是挣扎,也是碰到了不该碰的东西,这也让赵偃的理智彻底燃烧殆尽。

  怀抱着这个丰腴妩媚的妇人,而且对方的身份还是自己父王的宠妃,而且自己的父王还在身前,这一刻,父目前的杨广、娶了父皇女人的李治在赵偃身上灵魂附体,赵偃仿佛得到了无数时空后辈的洗礼,变得分外大胆而又暴躁……

  “我~我可是你父王的女人啊!”

  宋姬象征性的挣扎。

  “从了我,等我继位,我立你为王后!”

  赵偃这一刻急切的如同将嫂子压倒的李世民,什么许诺都随口拈来。

  “大王……大王还在那里……”

  宋姬还想要挣扎。

  赵偃却并不打算给她机会了。

  赵偃已经粗暴的扯开了她的裙摆。

  被逼到墙角的宋姬只能够对着外面喊了一句:“大王要与太子密谈,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处百步!”

  于是,外面的侍从纷纷远离。

  这让赵偃笑的更开心了。

  激烈的冲突正式展开。

  然而,陷入激情碰撞的两个人却没有注意到,熏香不知道什么时候烧完了,而赵孝成王不知何时睁开了眼。

  “孽……孽畜!”

  赵孝成王怒吼一声,喷出了一口鲜血。

  这声怒吼,也让赵偃和宋姬恢复了清醒。

  “父王?”

  赵偃吓得连忙想要提裤子。

  赵孝成王却倚在床上,愤怒的指着二人,忍不住张口:“我……咳咳……要杀了……你们,来……来……”

  他要摇人啦。

  他要废了这对狗男女!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宋姬却拿起枕头压在了她的头上。

  这一刻,宋姬想起乐神秘人跟她说的话:一旦被赵孝成王发现,你就只能让赵偃和你一起动手弑君,否则赵偃未必会死,但是你一定会死!可如果你们一旦一同弑君,和赵偃有着共同秘密的你,说不定能够当上王后呢!

  宋姬显然不想死。

  此时的她,只能够奋力一搏。

  “公子,你难道想要被杀掉吗?要死还是要成为新的大王?”

  宋姬都快要急疯了。

  “这……”

  赵偃也是陡然一个机灵。

  成为大王,享用无数美人;还是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慌了神的赵偃迷迷糊糊的跟着宋姬,向赵孝成王伸出了邪恶之手。

  二人合力,将赵孝成王死死压在枕头下。为了防止压的不够严实,赵偃还有特意加上了一床被。

  虚弱的赵孝成王本来连推开宋姬的力气都没有,更何况再加上一个壮年男子呢?

  最终,赵孝成王很不安详的走了。

  到走,他都不明白事情会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确认赵孝成王真的死了之后,惊恐到虚脱的二人抱在了一起,竟然渐渐地又恢复了力气……

  ——

  大虞二十八年,秦始皇帝二年,赵孝成王薨,子悼襄王立。

  赵宫中有流言,悼襄王赵偃和父亲的妃子宋姬通奸,被发现后弑君上位。

  更有流言,在为赵孝成王守灵之时,赵偃与宋姬在灵前行苟且之事。

  传言有声有色,几乎一夜之间传遍邯郸城。

  比起事实,平民百姓显然更热衷于传播、相信帝王家的负面新闻、花边消息。

  一时间,赵偃与宋姬的故事出现了无数个版本。

  但赵偃却全然不在乎,因为他已经准备迎娶宋姬了。

  他彻底迷上了宋姬。

  只是,赵偃有所不知的是,真正让他着迷的并不是宋姬,而是宋姬点燃的熏香,而是宋姬身上的香味。

  这是来自何太后和潮女妖所特制的迷香,拥有助兴、致幻的作用。

  董璜对廉颇有那么一点点感兴趣之后,大虞的情报系统就开始行动起来。

  之前李儒在对秦、齐的情报战中一塌糊涂,这次也是发了狠,亲自整合大虞的所有情报资源,秘密从齐国前往邯郸分析部署,最终才制定了这套方案。

  李儒其实和吕不韦、贾诩等人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吕不韦的善谋是从商人角度出发,擅长利益交换、腐蚀人心;贾诩则是顶级的谋士,擅长从大势出发,玩弄人心;李儒则是一条恶犬,忠心耿耿,阴辣狠毒。

  李儒擅长激发人性之恶,利用人性之恶。

  在对付廉颇这件事上,李儒选取的目标是赵太子赵偃。

  历史上也是赵偃逼走了廉颇。

  但如何接近被众多赵国战争代行者层层保护的赵偃呢?

  李儒的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让赵偃主动上钩。

  李儒知道赵偃好女色,所以就从女色上下功夫。这一点,他倒是和吕不韦想到了一块。

  和吕不韦不同的是,李儒并没有选择送女人这种很容易被战争代行者察觉出问题的伎俩,而是让赵偃主动出击。

  他选择了赵孝成王的宠妃宋姬。

  宋姬美貌、孝顺、受宠,且在大家都等着赵孝成王死,等着太子赵偃继位的当下,很少有人会注意她,就算是有想走夫人路线的,也只会去找那个历史上让赵偃欲罢不能的娼女,谁去管一个即将落幕的姬妾呢?

  更何况,赵孝成王宠爱的姬妾也不止宋姬一个。

  于是,李儒派人黑白玄翦、隐蝠、百毒王带领变种人控制了宋姬的家人,然后胁迫宋姬,并让宋姬用特制熏香下毒的方式,让其他几名赵孝成王的宠姬一病不起,她得以独自照顾赵孝成王,至此,万事俱备。

  赵偃入彀也是理所应当。

  而这,只是李儒控制赵偃的第一步。

  李儒也需要看看何太后和潮女妖炼制的迷药效果好不好不是?

  如果效果够好的话,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而这段时间里,李儒已经将宋姬一家秘密送往韩国,并让谛听成员通过化妆等手段,伪装出了新的宋姬一家,以备不时之需。

  事实证明,一切比想象中的顺利。

  子弑父这种事,在赵国还真算不得什么;其实,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子弑父、臣弑君、父娶儿媳、女子**之类的事,都太过稀松平常。

  谁都不会想到,赵偃竟然毫无征兆的杀了本来就没有几天好活的赵孝成王。

  赵偃登基之后,也是出于对原本宫中护卫、内侍的不信任,也是出于和宋姬淫乐的需要,所以守卫内宫的护卫,都换成了他太子府的旧人,而这些人,显然没有那些原本的内宫的护卫、内侍有眼力,有实力,自然也没有察觉到赵偃和宋姬的不对劲儿,就算是察觉到了也不敢说。

  于是,宋姬的地位暂时稳固了下来。

  不过,这种稳固并不是真正的稳固,现在的她只是一个不顾人伦的偷情娼妇罢了,不想被赵偃玩腻了灭口,不想被赵偃的正妻弄死,不想被朝堂诸公弄死,她就只能够听李儒的。

  她只能够利用李儒提供的迷香、丹药,来迷惑赵偃,争取早日成为赵偃的王妃,早日为赵偃生下太子。

  既有把柄在李儒手中,又有野心驱使的宋姬,自然不敢拒绝李儒的任何要求。

  又是一个灵前的亲热后,宋姬向赵偃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廉颇本来就与大王不和,现在又掌握了重兵,我听说,他对先王的死有所怀疑,所以与明面上与秦国休战,暗地里想要率军回邯郸行废立之事呢!尽管说,妾身也觉得传言未必可信,可廉颇在军中威望又高,如今又掌握了那么多军队,万一……”

  “爱妃言之有理。”

  赵偃也不喜欢廉颇这个跋扈将军,之前有郭开的时候,郭开就没少说廉颇坏话,现在郭开虽然不在了,但是赵偃对廉颇也仍旧没有什么好印象。

  “爱妃觉得该如何是好?”

  赵偃忍不住问道。

  赵偃身边虽然聚集了不少战争代行者出谋划策,但是那些人总是有意无意说廉颇的好话,说什么大赵有廉颇、李牧两位顶级名将,绝对能够扫平六国,立不世之功。

  这让赵偃很不喜欢。

  尤其是看到廉颇一脸得色,还和不少夸他的人把酒言欢的模样,就更不喜了。

  当太子的时候,他不敢明里得罪廉颇,只能忍了,但是现在……

  “贱妾只知道如何侍奉好大王,哪里知道国家大事啊……”

  宋姬半遮半露的穿着孝服,跪在赵偃身前。

  “美人儿……你懂,你都懂!”

  赵偃大笑。

  赵偃算不上是十足的蠢货,好色只是男人的本能,更算不得什么。

  刚才,赵偃对宋姬其实是在试探,他觉得,宋姬突然剑指廉颇,可能居心不是那么纯粹。

  但事实证明,他可能想多了。

  因为宋姬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诉求,只想伺候好他。

  这让他对宋姬更加喜爱,这种喜爱已经不是之前因为刺激而引发的恶念与冲动,而是变成了男女之间的宠爱。

  赵偃一面抚摸着宋姬的秀发,一面开始思索。

  他觉得,让廉颇这个跟他不对付的老头子继续掌握那么多的兵权,未必是一件好事。且既然大军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那么也没有必要跟秦国在野王耗下去了。

  长平之战的教训近在眼前,赵偃就算是再不喜欢廉颇,也不可能阵前换将,否则,再来一出长平之战,赵国可就真的完了。

  他决定,先跟秦国休战,休战之后,假装升廉颇为假丞相回来奔丧,等大军返回后,再夺了廉颇的军权。

  至于让谁替代廉颇,自然不能是李牧,因为李牧已经掌握了一支精兵了,赵偃的首选是乐乘、其次是庞煖、乐间。

  乐乘是乐毅的族弟,能力突出,有着击败过秦将王龁的经历;

  庞煖和大名鼎鼎的庞涓是同族,原本是魏国大族,在庞葱时期来到赵国发展,庞葱在历史上曾以“三人成虎”而闻名,历史上的庞煖是个寿星,在赵武灵王时代就有表现,也比李牧更得赵偃重用,不仅在李牧已经崭露头角之后,率军大败燕国,还作为五国伐秦的主帅,能力与威望都很突出;

  乐间则是乐毅的儿子。

  总而言之,赵国并不缺大将之才——尽管以上三个大将可能都不是蒙骜的对手。

  但对于君主而言,把兵权交给谁,有时候不仅仅考虑能力,还要考虑派系、忠诚、政治。

  像是廉颇,当了几十年的赵国武将第一人,门生故吏遍及赵国,又掌握了赵国一半军队的军权,这本来就是君主该警惕的目标;偏偏他还和新君赵偃不和,赵偃又得国不正,弑父上位,心里有鬼,这让赵偃怎么能够对廉颇放心呢?

  赵国的突然撤军,完全在蒙骜的意料之中,因为蒙骜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赵孝成王薨的消息。

  君主权力交替,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赵国这个时候自然没有精力与秦国大战一场。

  因为有所预料,所以蒙骜反而没有进行追击。

  原因并不仅仅是遇丧不伐,更是因为蒙骜很了解廉颇。

  廉颇这种名将不会给他机会的。

  廉颇的撤军,意味着秦国自从前年以来就不间断的战事,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蒙骜做出了主力撤军的态势,这让魏国稍稍松了一口气。

  秦国和赵国交战,最害怕的反而是魏国,因为魏武卒几乎丧尽、靠割地才得以勉强维持和平的魏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殊不知,蒙骜大军的真正目标,恰恰就是毫无防备的魏国。

  蒙骜做出大军回师的战略欺骗后,再次从白马渡河沿已经成为秦国土地的燕、虚南下,强渡济水,拿下济水南岸的重镇黄池,兵围大梁。

  与此同时,齐国背信弃义,出济阳,兵围魏国的雍丘。

  此时,大虞原本支援魏国的黄忠所部,因为魏国一心求和,而不得不退到了钜阳;韩国援军白亦非所部也已经撤回了陈都;魏国境内只有魏国自己的军队苦守。魏国唯一的机动部队,竟然成了尉达、尉缭军团。

  魏王只能一面命令尉达、尉缭所部赶紧返回大梁支援,一面向大虞、韩国、赵国求援,并允诺割让领土给这些国家,其中以向赵国求援最有诚意,竟然许诺将河北的飞地邺城等地割让给赵国。

  邺城自从西门豹治理之后,就是一座雄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这次魏国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与之相比,许诺给大虞和韩国的好处就差了点意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邺城飞地魏国舍得送,但周围的核心区,哪里舍得送啊。

  更何况,魏王也有点儿看不上大虞和韩国的实力,觉得他们加上魏国的魏武卒都不是秦**队的对手,要想打败秦国,无疑得靠赵国大军。

  无疑,魏王再次把路给走窄了。

  而蒙骜却在多次攻打大梁无果后,在战争代行者的提示下,开始挖河引水,准备等水量一充沛,就水淹大梁。

  在这种危机的时刻,尉达亲率包括八千魏武卒在内的三万精锐,先是秘密南下从南侧突入到了大梁城中,接手大量城防,算是给大梁守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而他的儿子尉缭,却秘密会合郭嘉之后,准备先击败齐人的部队。

  郭嘉和尉缭认为,既然齐国在魏国人眼中已经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了,那么韩国如果出手的话,魏国人势必会感恩戴德,到时候这些土地纳入韩国也就显得理所应当,不会引起大梁的魏人反抗。

  甚至就连魏王和魏庸,也可以接到韩国,到时候韩国做坏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吞并魏国。

  反正韩国吞并的,也就是大虞吞并的。

  说不定,在对齐国不满,又不愿意被韩国吞并的情况下,这些魏人会主动投降大虞呢?

  总而言之,在吞并瓜分为国的战争中,秦国是饿狼,齐国是背信弃义的混蛋,韩国勉强算是好人,大虞则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郭嘉的决断其实与大虞中央的决断并不完全相同,但因为世界地图太大,中枢现在还没有得到秦国已经南下的情报呢,所以自然也就只能够让郭嘉来做决断了。

  郭嘉也很有野心,他觉得,一直没有动的典韦、程昱军团也可以动一动了,如果黄忠军团也行动一下,而赵国又能够出兵的话,完全可以冒着让韩国空城的风险,打一场大包围战,将蒙骜军团一举包围、消灭在在大梁!

  甚至不用大军团决战,狠心一点,直接等到雨季,决堤大河就可以了!

  黑化郭嘉,可不是什么好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fti.cc。阿凡提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ft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